東京垂直骨灰龕

位置
日本東京新宿區
類別
建築設計 / 商業項目
面積
---
階段
2016年設計比賽
主辦單位
Arch Out Loud
項目團隊
李嘉暉, 李姍娜, 林淑賢

由於項目地點在樓宇密雜的新宿區, 垂直發展成為了界定準則。 我們的方案是循著這個準則一步步, 一個個骨罈, 一個個故事以垂直向上的方向呈現。 骨灰龕整體建築簡潔, 沒有樓層的概念, 沒有分區, 每步梯級造成的空間都是訪客追憶的地方。

由於項目座落於歌舞伎町,所以我司將大堂廣場放置於建築的西邊正向山手線的下方。 垂直的建築結構令到建築物背向繁華和忙碌的新宿。 廣場以特色的流水覆蓋,由大樓中間流向鐵路方向。 水邊可以反映到上方大樓的幾何形狀。 當靠近骨灰龕時,水流的聲音就像邀請訪客进入。 骨灰龕是梯級組合的建築, 另有三台升降機, 訪客可以步行或乘座升降機到目的地。 因為三台升降機是以旋轉方式放置的, 訪客都能夠無須行太多的梯級就能到達目的地。

建築的中心是三個結構核芯, 安裝了三台升降機, 而混凝土梯級從結構外層懸空而成。 為提供私隱, 梯級的外圍是反光的外牆玻璃。 訪客可以從玻璃的間隙看到周圍的景物,但鄰近大樓的人並不能清楚地看到建築內部。 因为圍欄玻璃的間隙, 大樓可以不用任何空調系統和高科技, 並以自然日光及對流通風向提供訪客一個平靜的環境。 

層層遞進的梯級就像帶領訪客離開現實世界到心靈上的終點,樓梯的終點是屋頂露台同時亦是走向下的起點。我司的設計是一個簡單循環重覆的雙螺旋意念,外牆玻璃就像兩條由上而下或下而上纏繞在一起的絲帶。

明白到骨灰龕位於密雜的城市之中,我司並沒有用一個完全密封的環境去營造逃離鬧市的氣氛。 我司相信當訪客進入骨灰龕時,這種感覺已在内心当中。 訪客可以聽到或看到外面的聲音或燈光,对骨灰龕內簡潔的環境形成對比。整體而言,我司希望骨灰龕能在噪音中找到安靜,复杂中找到简朴,混乱中找到秩序。